「過敏」一詞相信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並不陌生,甚至自己也有過敏症狀。其實過敏並非一種疾病名稱,常聽到的異位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氣喘、鼻炎、蕁麻疹、濕疹……等都屬於「過敏性疾病」,造成過敏現象的的因素有很多,例如嬰兒最常見的就是牛奶過敏。

牛奶過敏的症狀以皮膚、腸胃道及呼吸道為主。發生在皮膚的症狀可能是急性蕁麻疹、眼皮水腫以及異位性濕疹;腸胃道則是腹痛、腹瀉、噁心、嘔吐或者血便、直腸發炎等;呼吸道則會出現喘鳴現象或過敏性休克。然而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僅有配方奶及母奶,而配方奶多源自於牛奶,認識牛奶過敏對於嬰兒照護是非常重要的。

牛奶過敏有兩種:牛奶蛋白過敏 VS 乳糖不耐症
牛奶過敏分為「牛奶蛋白過敏」以及「乳糖不耐症」,這兩種因症狀相近,所以容易造成混淆。

「牛奶蛋白過敏」(milk protein allergy)是指免疫系統對於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。就像是成人對於螃蟹、海鮮等的食物過敏,主要症狀是胃腸道、皮膚和呼吸的過敏反應,例如嘔吐、拉肚子、皮膚紅腫起疹子或者呼吸困難,都是可能發生的症狀。對嬰兒而言,建議改採母乳替代配方;對兒童和成年人而言,米漿、豆奶、燕麥牛奶和杏仁奶有時也用作母乳代用品。

「乳糖不耐症」 (Lactose Intolerance) 是因為體內缺乏足夠的「乳糖酶」,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導致過敏。
常見症狀為嘔吐、腹痛、腹脹、腹瀉、腹鳴等。乳糖不耐症並非疾病,僅需留意一次性攝取量即可,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。大部分患者的耐受程度,會隨著常喝鮮乳,就能誘導乳糖酶的分泌,進而改善症狀。

那麼,如果寶寶是牛奶蛋白過敏該怎麼辦呢?
「牛奶蛋白過敏」是指人體食用牛奶成分後,對牛奶的蛋白營養素產生免疫失調的不良反應,從而引起各種過敏症狀。初生嬰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,體內機制會將牛奶中的蛋白質(α-乳白蛋白、β-乳球蛋白)誤判為有害物質,使得體內的免疫球蛋白E (IgE) 和牛奶產生過敏反應。由於嬰兒腸胃道發育不成熟,導致過敏原很容易透過腸粘膜進入人體各部位,誘發各式過敏反應。

方法一:挑選水解蛋白奶粉,或延長母乳哺餵時間
目前有廠商推出降低 「β乳球蛋白」的奶粉,也就是常聽到的「水解 (蛋白) 奶粉」,將β乳球蛋白分解成嬰兒較容易吸收的乳清蛋白胜肽混合物,以降低β乳球蛋白引發的過敏症狀。但是否真的能有效將降低過敏因子,則必須依靠各家廠商的技術。(水解蛋白奶粉請參考:水解蛋白並非萬能!只能預防牛奶過敏 無法治療過敏體質)

母乳寶寶則建議媽媽降低攝取牛奶等過敏原,避免透過乳汁導致嬰兒出現過敏症狀,同樣建議拉長母乳哺餵時間,幫助寶寶建立以完整的腸道菌群,從而提高免疫力。(寶寶腸道菌叢生態建立請參考:守護寶寶腸道力,從小做起!)

方法二:補充酪酸益菌,減緩過敏症狀
過敏現象源於免疫細胞T細胞將無害的物質(例如前述提到的牛奶蛋白)誤判為抗原,導致免疫球蛋白IgE提高,使肥大細胞釋放組胺,導致發炎症狀,從而造成身體不適。因此如何調整發炎症狀,是減緩過敏的關鍵點。

市售常見的乳酸菌,為提高「收菌率」來達到足夠的菌數,在培養等生產工序中須添加「脫脂奶粉」或「蛋白腖」,因此不建議牛奶蛋白過敏者食用。屬於酪酸菌種的宮入菌,則使用特別生產法,未使用上述的培養基,因此對牛奶蛋白過敏之患者也可服用,安全性更佳。

又根據日本慶應大學發表在美國免疫學期刊「Immunity」研究指出:宮入菌能夠促進蛋白質TGF-β分泌進一步誘導產生具有抗發炎作用的調節性T細胞,從而調節、緩解因IgE分泌旺盛所導致的過敏症狀。因此定期定量補充對於預防和治療過敏能有顯著的效果。

牛乳蛋白過敏並不可怕,只要掌握過敏發生的原因,根據寶寶狀況選擇合適的營養來源,適時補充保健品,就能讓寶寶健康成長!

我要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