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天阿,我的手怎麼腫成這樣,又腫又痛,這應該不是變胖吧!」若女性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,如手部、膝關節等,就有很高的機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(rheumatoid arthritis,簡稱RA)。
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影響關節的長期持續性疾病,以女性患者居多,發病年紀約30~50歲。疾病成因不明,但和基因與環境因素有關。作用機制包括身體免疫系統誤判而攻擊關節,造成關節囊的發炎與增厚。典型特徵是對稱性關節的病變,例如發炎、疼痛、僵硬,造成關節的磨損。症狀初期通常由手部關節紅腫開始,後期可能侵犯至身體每個關節。
治療的目標是減少不適的症狀和延緩關節變形,避免病人因此而失去生活上自理的能力。治療方式主要針對改善疼痛、減少發炎以及改善全身機能三方面。透過適當的休息、運動,以及使用夾板及背帶或輔具等能減緩不適。藥物方面則依據症狀使用「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」、「類固醇」、「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」降低疼痛。
近年來生物製劑的崛起,使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更多選擇。生物製劑的作用機制在於抑制免疫細胞中的T細胞和B細胞,或阻斷誘發發炎反應的細胞激素,能抑制發炎作用,減緩對關節的傷害。對於疾病程度較嚴重、預後因子較差的患者,透過生物製劑的使用,有機會達到更好的治療目標。此療法已經健保核准,不妨與醫師討論是否符合給付標準,進行積極性治療。
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屬免疫系統疾病,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,如何增強自身的免疫系統,也是提升健康相當關鍵的因素。研究指出人體體內的「生物素」(Biotin)與風濕、乾燥症候群等結締組織免疫性疾病,以及第1型與第2型糖尿病皆有關連。
生物素(Biotin)為維生素B群之一,又稱維生素H、維生素B7,具有產生消炎物質,從而緩解過敏症狀的作用。能夠提高膠原蛋白與神經醯胺(Ceramide)等物質的生物合成,促進骨骼發炎或變形等相關疾病的治癒。正常狀況下生物素能被人體的腸道菌群自行合成,若有不足,則可以透過服用維生素B7補給品、益生菌來補充。
根據實驗指出屬酪酸益菌的宮入菌增進血中Biotin濃度之能力為益生菌中最高,一般能達到乳酸菌增進Biotin血中之濃度2倍或以上(備註1)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合併使用活性酪酸菌製劑,能使血液中的生物素維持高濃度,增強其治療效果(備註2)。此外宮入菌經實驗證明能促進分泌TGF-β,從而增加調節性T細胞(Treg),降低過敏成因:Th2的活性,控制發炎指數,從源頭就能改善免疫系統。
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是因為免疫系統異常,誤判正常細胞為病原體,進一步攻擊造成組織發炎等症狀。根據基因體醫學刊(Genome Medicine)證實,腸道菌生態失衡與類風濕性性關節炎相互關聯,因此若能同時調整免疫系統、生活型態,強化腸道菌叢組成,並依據醫囑進行藥物治療,便能有效控制症狀,與之和平共處。特定益生菌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功能,其費用又不昂貴,常被醫生用於免疫系統的輔助治療。建議若行有餘力,可於日常定期保健服用,提升自身的健康狀況。
註解說明:
備註1:Implication of Harmful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sease with Immune Dysfunction Bioscience microflora vol.17 (1) 55~60, 1998
備註2:掌蹠膿疱症性關節炎,診斷與治療 vol.80, 1992
延伸閱讀:
益生菌治百病?過敏, 異位性濕疹, 流鼻水, 提升免疫力,通通仰賴益生菌!?
為自己和寶寶著想─不可不知的妊娠糖尿病。
適時補充益生菌,抵禦惱人過敏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