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常感到心慌心悶、記憶力衰退、消化不好或者經常感冒,容易感到疲憊;但無論到哪科檢查,醫生都說身體處於正常的狀況嗎?這代表你可能處於「亞健康」狀態。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爲,健康是種身體和精神的完美狀態。所謂的亞健康,代表著既沒有確切病症,但也稱不上完全健康的亞健康狀態。亞洲國家中有高達70%民眾處於這種狀態,這些人通常在檢查時未發現任何疾病,但確實感到心理不適,包含情緒不穩(焦慮、疲倦、易怒…)和生理失調(頭暈、失眠、消化不良、胸悶、口乾舌燥、抵抗力差…)等症狀。

一切健康都源於腸道?怎麼可能?
人體腸道擁有精密複雜的腸道神經系統 ( ENS ) ,為數眾多的神經細胞分佈於腸道管壁裡,能自行調控腸道活動,包括蠕動、收縮、分泌、循環、免疫、發炎等生理功能,而不受大腦的控制。因此也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,能夠獨立運作。

然而腸道神經系統看似獨立運作,事實上卻是透過自律神經系統(包括交感神經、副交感神經)、內分泌細胞、免疫細胞、腸道菌的代謝產物、細胞激素等,來與大腦溝通。從而影響我們的飲食與能量代謝、腸道屏蔽功能、發炎反應、壓力調適、內分泌系統的平衡等。這也是近年來預防醫學最熱門的「腸腦軸線」(Gut-brain axis)研究議題。

腸漏=免疫系統有漏洞?
腸道黏膜是由一層薄薄的黏膜細胞構成,細胞間彼此緊密相連,形成身體的防火牆。擔負著吸收營養素以及抵禦有害物質進入人體的雙重功用。因此當緊密連結的狀態被破壞,造成細胞間的縫隙變大,腸道通透性因而增加,這就造成了所謂的「腸漏症」(Leaky gut syndrome),不良物質進入人體,引起不當的免疫與發炎反應,從而危害健康。常見的腸躁症 (IBS)、脹氣、胃酸逆流、麩質不耐症、食物過敏等疾病都與此有關;甚至會影響到自體免疫功能,如僵直性脊椎炎、多發性硬化症、紅斑性狼瘡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第一型糖尿病等。

重建「腸」城,從「好好吃」開始!
日常飲食著重少糖、少精緻、少加工、少速食四原則,多食用天然、原型食物,如糙米、生菜沙拉等。並著重攝取能幫助修復腸漏的營養素,其中最重要的幾項如下:
1. 麩醯胺酸 (Glitamine):此為人體進行組織修復及維持生命所需要的重要胺基酸。除了針對個別病況與生理需求,直接補充功能性營養補給品之外,也可以從牛肉、家禽類、海鮮、乳酪等攝取。植物性食物則可以考慮:豆類(黃豆、豌豆)、甘藍菜、高麗菜、菠菜、蘿蔔等。堅果類如杏仁、核桃、南瓜子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2. 鋅 (Zinc):鋅是體內非常重要的「微量元素」,對於免疫、皮膚、血糖代謝、抗氧化、抗發炎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,屬礦物質的一種。能透過牡蠣、牛肉、豬肝、蛋黃、魚類補足。植物性食物包含:豆類、堅果、小麥、香菇、菠菜、可可粉(巧克力)等。對於高壓狀態的人來說,鋅格外重要,必須特別留意。但切勿無限制補充,營養素需求與身體機能的運作需處於平衡才是最佳的狀態。

3. 維生素A (Vitamin A):維生素A不僅能保養眼睛,預防夜盲症,對於免疫功能、腸道表皮細胞的生長也相當重要。天然維生素A來源包含肝臟、蛋、魚肝油等,植物性來源包含紅蘿蔔、地瓜、南瓜、番茄、香瓜、綠花椰菜、芒果等,不妨多樣化食用。

4. 維生素D (Vitamin D):維生素D對於腸道粘膜細胞通透性有保護作用,可以增加腸道粘膜細胞間緊密連結的功能。除了可以多曬太陽補充外,牛奶、雞蛋、鮭魚、魚肝油、香菇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5. Omega-3 不飽和脂肪酸:Omega-3 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健康有相當多的益處,包含抗發炎、抗氧化,維持腦部、細胞、神經發育、心血管健康、新陳代謝、內分泌、免疫功能都有其重要性。亞麻仁籽、奇亞籽、紫蘇籽、鮭魚、秋刀魚、鮪魚、藻類等都有豐富的營養素。另外一提,母乳也含有豐富的Omega-3,餵母乳對於嬰兒的免疫功能、腸胃道屏蔽的發展及腸道菌生態的健全都有相當重要的影響。

6.益生菌(Probiotics):腸道菌叢的健全組成,可謂是避免腸漏最重要的關鍵。目前腸道菌的相關研究很多,如細菌性腸胃炎、發炎性腸道症、腸躁症等,隨著「腸腦軸線理論」的研究進展,未來更有機會普及到憂鬱症、糖尿病、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控制。市售益生菌眾多,選購前有兩個要點必須要掌握:

A. 有效菌株:產品須清楚標示菌株名稱,以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 (宮入菌)」為例,其中「Clostridium」為菌屬,「Butyricum」為菌種,「Miyairi 588」是菌株名。從菌屬、菌種、菌株及其所含之活菌數皆標示清楚的益生菌,代表其譜系脈絡清晰,也相當容易查證其對健康有益的研究報告。宮入菌常見的臨床使用包含:抗生素引起的腹瀉 (AAD)、腸易激綜合症 (IBS)、發炎性腸道疾病 (IBD)…等。市面常見的益生菌除酪酸菌屬的宮入菌外,還有「Lactobacterium」乳酸桿菌屬,以及「Bifdobacterium」雙歧桿菌屬。

B. 足量菌數:依據定義,要攝取一定足夠劑量才能產生健康效益。不同菌株需要的量不盡相同,端看個研究顯示的有效劑量,依據台灣法規,在產品包裝上皆有標示建議用量,若有保養或治療用途,建議服用前與醫生諮詢。前述提到的宮入菌針對日常保養,建議初期每日3包,待2週過後建立腸道菌叢後,每日改成1或2包均可。

現代醫學研究表示,與生俱來的DNA並非一切,後天環境與日常作息才是造就健康與壽命的關鍵,這甚至會影響給下一代。健康並非必然,而是需要透過定期保養才能達到完美狀態。預防重於治療,從自我的生活型態開始改變,透過健康飲食與適度補充益生菌,方為遠離腸漏症與亞健康狀態的最後一哩路。

我要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