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情緒低落、常跟家人吵架、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,難道因為我是「草莓族」,抗壓性太低才會這樣子嗎?
不是的,「憂鬱症」是一種疾病,會影響到人的思考、感覺與行為。
憂鬱症並非精神疾病,而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情緒低落,是很常見的疾病。根據估計,根據估計,台灣憂鬱症人數已超過200萬人。一般發病高峰年齡為30至40歲,但憂鬱症有可能侵襲任何年齡層,,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,通常人際關係單薄、自我要求較高者,容易患病;老年人則因為孤單、慢性病或者過度用藥,也屬於高危險群。當你有以下的狀況,就要特別留意是否有憂鬱症傾向。
做任何事都覺得沒有興趣或樂趣。
情緒低落、抑鬱或絕望。
難於入睡,且半夜會醒或者睡眠時間過多。
覺得疲倦或活力不足。
胃口極差或進食過量。
難於集中精神做事,例如閱讀或看電視。
行動或說話遲緩;或者相反地,活動比平常多,常坐立不安、停不下來。
(詳細自我檢測量表:https://www.jtf.org.tw/overblue/taiwan1/)
憂鬱症常見治療:調控HPA軸,舒緩壓力反應
憂鬱症的致病機制是大腦內的神經物質的分泌失調,臨床已知若「下視丘-腦垂體-腎上腺軸」(HPA)分泌不正常,就會容易導致「憂鬱症」、「躁鬱症」、「抑鬱症」、「過敏性腸綜合徵」、「失眠」等,一般常見的抗抑鬱藥就是調節HPA軸功能的藥物。其他還有對患者的心理、思考,所採取的「心理治療」,包含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療法。
憂鬱症最新研究:補充腸道益生菌能調節HPA分泌
近年來研究發現「大腦」與「腸」以及腸道中的「菌叢」,三者會相互影響、調控人體的內分泌與免疫系統,此理論也被稱為「菌-腸-腦軸線」理論。國外也曾針對HPA軸進行過動物實驗:無菌小鼠面對急性壓力時,會表現出過度反應和焦慮行為。而在植入正常腸道菌叢後,HPA軸的活動恢復正常,過激反應和焦慮行為獲得改善,顯示腸道菌在維護HPA軸的活動,發揮重要作用。
相關研究還包含神經藥理理學期刊所發表的:,皆顯示透過補充益生菌能影響HPA軸,降低壓力荷爾蒙,舒緩壓力反應。因此日常建議能定時定量補充,達到日常保健與預防之作用。
搭配飲食與運動,維持良好生活作息
除了確診憂鬱症的患者之外,許多人也因為不規律的生活作息,或是飲食失調狀況,導致暫時而輕微的焦慮症狀,除了保持良好睡眠與運動習慣外、定期補充益生菌之外,同時也建議多多攝取下列食物,改善身心狀況:
1.起司、牛奶、蛋黃、雞肉、杏仁、毛豆等,富含「色氨酸」的食物,能協助製造「血清素」調節情緒,讓人心情愉悅。
2.香蕉、菠菜、堅果類、全穀類等,富含「維生素B群」的食物。香蕉中的維生素B6有助合成大腦中的天然抗憂劑「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」,每日一根香蕉能有效幫助舒緩情緒、改善睡眠。「維生素B群」(B1、B2、B6、B12菸鹼酸、葉酸)同時能促進細胞再生,維持腦部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,幫助精神狀態維持在穩定的狀態。